Funfetti

作   品:Funfetti
織圖設計師:Maxim Cyr
線   材:北方牧人100%犛牛絨粗紡線 Feathery Yak – 綠松石、珊瑚、紅腰帶、日暮草場
本文完成品:Ravelry
照   片:溫騰工作室 版權所有

 上週剛完成了北方牧人委托我的作品 Funfetti,這件超級可愛的小披肩主要是為了測試他們家最新的 100%犛牛絨粗紡線 Feathery Yak 這款線材,文中為了方便我就簡稱它為 犛牛線。

 原織圖樣本使用的是二種不同粗細的線材,用在基底的是 light fingering1 線材,而用來做配色的則是 fingering 線材,所以設計師是拉二股基底色與單股的配色線來編織,這樣才能讓整件披肩的厚度一致,而犛牛線本身雖然是 light fingering 的線材,但因為粗紡2的特性使得它編織的結果與 fingering 的線材很相近,加上基底色與配色都是使用同款線,沒有原織圖樣本的搭配問題,所以我整件披肩都是使用單股犛牛線來編織。

 Funfetti 這件作品比較特別的部份是使用了幾年前歐美蠻流行的 Intarsia 技法,它不像大家所熟悉的 Fair Isle 技法那樣在織品背面會有渡線和鬆緊的問題,也跟 Duplicate Stitch 技法直接在織品上覆蓋針目然後形成想要的圖形不同,而是可以直接在編織過程中崁入想要的色塊和圖形變化,所以用 Intarsia 編織的作品比較薄,不用擔心渡線渡的不好看或太緊而讓圖案無法舒展開來,亦或者覆蓋上去的圖案讓織品變厚重等問題。

 然而 Intarsia 最大的缺點就是隨著越多的顏色變化而會產生出超級多的線頭,作品完成後得一個個的藏線,而且在編織過程中也會有一大堆的線團交錯來交錯去,如果偷懶沒有隨時整理就會發生線團糾纏在一起的問題,總而言之這幾種技法各有各的優缺點,全憑個人喜好習慣以及作品想要呈現的設計需求而定,沒有絕對的好壞。

 對 Intarsia 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 Very Pink Knits 的影片,裡面有很詳盡的說明:
 -Intarsia 介紹
 -Intarsia vs Duplicate Stitch ←這個比較二種技法的影片蠻有意思的

 織圖的部份,它本身內容很簡潔,除了基本說明與注意事項,編織內容只有開頭和結尾是文字敘述,中間所有的過程全部以圖形來表示,偏好看圖編織的人會覺得很開心,但比較不習慣看圖的例如我本人就很容易看錯,所以我會建議一開始就先把每一排的加減針數算好寫在旁邊,並且把要換色的色塊針數、間隔針數等等也都先算好標示起來,在編織的時候用尺或適合的工具來輔助自己不要看錯行,畢竟如果錯針要拆,那麼多個線團要整理收拾還真的會蠻讓人煩燥的。

 聊完了織圖和這件作品特別的技法之後,接著要來跟大家分享最重要的部份,也就是犛牛線本人!這款全新的線材使用了 100% 的犛牛絨,用粗紡的方式製成線,再在原本灰色的原毛上手染出各種美麗的顏色,每絞的線長是 275m、重量則是 50g。

 收到線材包裏並開箱的那瞬間,我終於明白當初唐青邀約我做測試的時候為什麼會如此興奮了,我自己親手收到這款線的時候真的是驚豔的愛不釋手,真的不誇張,當時心裡真的就覺得台灣終於有一個可以比美那些外國品牌的好線了,尤其還是全犛牛絨加手染,成本貴死了!

先來分享顏色的部份,因為使用的原毛是灰色的,手染上色後呈現出來的大地色澤,有著一種沉穩內斂的低調奢華感,久看不膩,即使是單色的作品也能很好的反映出手工染色賦予的那份生命感,不論是什麼顏色都能很好的搭配衣服,亞洲手創展那四天我看著全色系的犛牛線真的很想就這樣統統搬回家啊~~~但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只能退而求其次,每天摸好幾把過過乾癮。

 而在材質上,因為是粗紡製成的線材,有著輕盈富含空氣感並且非常保暖的特性,編織時的手感很柔和,線的本體雖然是 light fingering 的粗細度,但因為是4小股合成一股的結構,即使像我這次使用竹針來編織,已經存在一定的磨擦阻力,再加上我還習慣性的抓線抓很緊卻也沒有斷線的問題,所以在同樣是粗紡製成的線材之中算是韌性頗足的。

 在花樣的表現上也非常的有立體感,完成的作品手感很有彈性,可是我忘記要丈量完成的尺寸,不過很確定的是比織圖樣本小件一點點但足夠我圍上二圈打個結的長度,寒流騎摩拖車也夠保暖,重量只有約75g,折疊起來裝進郵局最小的橘色便利袋還剩三分之一的空間,是很適合隨身攜帶使用的一條中小型披肩,我真的蠻喜歡的。

 就我個人很主觀的經驗,犛牛線跟同樣是粗紡製成的 Brooklyn Tweed – Loft 以及 Biches et Buches – Le Petit Lambswool 這二款線材用起來的感覺很相近,這三款線材編織出的作品也很能展現花樣的立體度和蓬鬆感,非要我從中選一個最好是不可能的,即使我覺得它們很相近,但還是各有自己獨有的特色,也許有的人覺得其實沒有很相近,但我自己是這樣感受的啦,只是覺得給出一個概略的比較可以讓大家更有感,所以這部份僅供參考喲!

 完成的作品在下水之後讓我很驚訝的,是在沒有除濕機和風扇的情況下定型了一個晚上就完全乾燥了,花樣也仍然維持下水前的樣子沒有塌掉,真的是蠻厲害的,而且下水後的觸感更是親膚,在剛好寒流來襲的這個時刻,我利用寄回北方牧人之前的一點點時間試戴了一整天,不但沒有半點刺癢感,還很蓬鬆很柔軟很輕又夠保暖,體感非常的舒適。

 當然有優點就也會有缺點,在編織的時候會掉屑、手持線一段時間會覺得有點黏黏澀澀的,不過所有的原毛線也都有同樣的問題,這也是我不能接受躺在床上編織的主因;再來就是下水時會有顏色溶出在水裡,同樣的,手染線普遍也都有這個問題,只是程度輕重不同,犛牛線基本上多沖泡幾次就不會再溶色了,而僅管水中會有顏色溶出,作品本身完全沒有掉色的問題哦。

 這款線全系列的首次亮相是在十一月中的亞洲手創展,那四天我真的是一有空就去摸一下過過癮,真的是太喜歡了啦!也許明年農曆年可以盧一下唐青,用這個基底來做個溫度包的套組,感覺真的很不錯呢!而接下來這款線也會在馬上就要到來的系系市集跟大家見面,想親自感受線材魅力的大家千萬不要錯過這樣好的機會,沒辦法親臨也可以上北方牧人的官網,或者預約到他們的工作室參觀。


  1. 歐美普遍的毛線分類由細到粗大致分為 lace → light fingering → sock/fingering → sport → DK → worsted/arran → bulky/chunky → super bulky → jumbo ↩︎
  2. 粗紡 woolen spun 是指原毛未經疏理直接紡成線的方式,粗紡出來的線材較有空氣感也較輕盈,保暖效果佳。 ↩︎